關於戀戀風塵的配樂有段傳奇的故事....依舊節錄自網路文章....最近太懶了總是撿現成的....



  「戀戀風塵」是台灣第一部在國際性影展奪得最佳配樂獎的作品。當年默默無聞的陳明章毛遂自薦,以一把六百元的吉他為台灣電影勇奪第一個國際大獎。如今侯孝賢大力推崇陳明章的自然樸實,有台灣的味道。正如侯孝賢電影中所描述的台灣成長歷程,陳明章的吉他、許景淳的鋼琴,表達的是一段成長的回憶錄....年少的夢想、清澈的聲音、極淡然而充滿感情的音符,一本青春的回憶剪貼簿。
  「起來 我要你看的見 再大的風雨 要用力飛
   起來 或許你覺得累 記得我 在末日來臨之前」

  戀戀風塵回憶剪貼本

 
  1986年(上)
  侯孝賢正在籌拍《戀戀風塵》,描述一對相戀於鄉間,分手於都市的男女。
  陳明章當時與王明輝、許景淳、陳主惠興寫詞的陳明瑜在一起,大家都年輕,覺得可以做一些事。
  陳明章,在種蘭花,寫了一百多首曲子,沒有唱片公司青睞。他說,好喜歡侯孝賢的電影,真想替他做配樂。
  陳明章的一位記者朋友說,那你錄幾首歌,她來想辦法。她不認識侯孝賢,但也喜歡侯孝賢的電影,覺得陳明章音樂的味道與侯孝賢很合。
  很爛的錄音機,一把六百元的吉它,錄出了一卷試聽帶。
  第二天,這卷帶子擺在侯孝賢的中影辦公室,她沒碰上侯孝賢,所以留了一封信,說有一個叫做陳明章的人想替他做配樂。

  1986年(中)
  大夏天,陳明章他們經常到九分《戀戀風塵》拍片現場抓感覺,好山好水、無情歲月的有情戀戀,怎樣才能入歌?侯孝賢拍片有名的慢,他們的音樂構思也一樣的慢。
  第一次為電影做配樂,不知道這樣的慢,是異常的精雕細琢;也不以為苦,一群二十好幾、三十靠邊的人,婚姻、兒女、聲名,都還未無情撲來,《戀戀風塵》是唯一的紀事。

  1986年(下)
  錄音室裡,緊要關頭,陳明章那把爛吉它的弦又鬆了;許景淳坐在鋼琴前,皺著眉,年輕的臉蛋上有著小老師的嚴肅。
  《戀戀風塵》電影,套一句張藝謀的話,有種「淡極使之花更艷的含蓄,需要如水清純的琴聲」,許景淳的觸感就是那樣。如水的鋼琴手,後來成了金曲歌後,但是一些朋友得許景淳的鋼琴真好,和陳明章樹頭掠過般的吉它合起來,像淡極了的水彩。
  那時候他們很窮,沒有什麼錄音室的經驗,每一秒鐘的思考,就是金錢的流逝。以致後來配樂完成,剩下的酬勞不多。

  1987年
  《戀戀風塵》在法國南特影展得到最佳配樂獎,成為台灣第一部在國際性影展得到配樂獎的電影。

  之後幾後
  陳明章走唱校園,有人說他是台灣最後一個民謠傳奇。結婚生子,到現在仍以摩托車代步。
  許景淳結婚生子,用美聲唱法為台語女聲重塑新境界,仍然有點孩子氣,會帶你散步去找好吃的乾麵,還會叮囑你這個乾麵一定要配貢丸湯。從吃麵到音樂,小老師始終喜歡追求完美。
  王明輝、陳主惠,後來在1998年與司徒松組了黑名單工作室,推出了《抓狂歌》,改寫了台語歌的歷史。
  陳明瑜為陳明章寫了上百首的詞,五年後,當文化界推許他為陳明章所寫的詞有史 詩的意竟,他仍然說,誰要唱陳明章的歌?

  1992年底
  侯孝賢的《悲情城市》奪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後,籌拍《戲夢人生》,再度找了陳明章做配樂。水晶唱片有人說,《戀戀風塵》也來出電影原聲帶好嗎?
  卻怎麼樣也找不到母帶,侯孝賢處沒有,電影公司處也沒有。七年前的年輕天真,誰也沒有想到,《戀戀風塵》有一天會變成可以典藏的歷史。
  《戀戀風塵》的攝影師陳懷恩說,好像,家中的書櫃缺一腳,下面墊了一個盒子,拉出來,果然是積灰的《戀戀風塵》母帶。像奇跡,也像生命,稍不留意,生命曾有過的戀戀,也就在記憶的角落蒙塵了。

  1993年四月
  四十分鐘長的《戀戀風塵》配隔七年,重新自喇叭中放出,陳明章說,那個時候真是年輕誠實啊。
  許景淳掩著臉說,小聲一點,我不敢聽,好粗糙啊,一定要出嗎?
  負責後期製作的陳揚問,出《戀戀風塵》到底動機是什麼?
  當年那位記者說,紀念曾經有過的青春。你不覺得它很素美嗎?年輕只有一次。
  徘徊在紀念青春與對現在負責的困擾中,陳揚說,就讓它成為一個紀錄,我們重新剪輯,把當年曾有過但未放進去的音樂構思補進去,叫做《戀戀風塵》音樂紀錄吧。

  1993年五月
  《戀戀風塵》塵封七年上市,故事仍是描述一對相戀於鄉間、分手於都市的男女。
  假如它的音符感動了你,那是因為音符訴說的故事是生命的真實片羽。
  歲月無聲流過,所有的戀戀,終須盡付風塵。

[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看海的小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