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就因為雙親忘不了學甲永通虱目魚粥的滋味,專程由高雄前來學甲,拜快速道路已逐段向海線開通,近鄰的北門之行於焉成行。
北門,舊名「北門嶼」,原是舊時倒風內海中位於急水溪口外的沙洲島,因位於台灣府北方,且為南來北往航運必經孔道而得名。
在倒風內海尚未淤積時的北門為附近內陸之木材與食鹽集散地,人丁興盛。乾隆嘉慶年間北門嶼因泥沙淤積而與陸地相連,航運就此沒落。清末於此發展鹽業,日治初期一度因廢止鹽專賣而沒落,在1899年恢復鹽專賣後再度興盛,直至2001年北門鹽場廢曬止,一直是台灣重要鹽場之一。
2003年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後,鹽鄉再造有了嶄新的風貌,原有的鹽倉改造為遊客服務中心,鹽場辦公廳舍成為風景區管理處,鹽工福利社則成了偶像劇拍攝景點,部分廢曬的鹽田也開始重新復曬。曾經沒落的鹽鄉,再因觀光旅遊而有了全新的定義。
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北門遊客服務中心
全站熱搜